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好書推薦】雜食者的兩難_麥可‧波倫

這三個月刻意從法國美食末日紀行、全球頂級牛排紀行、孟山都、慢食新世界、吃的美德、讀到雜食者的兩難,一系列都是隨著時間或科技食物風味與品質轉變的探討,而這當中最高潮莫過於雜食者的兩難。麥可‧波倫為了知道玉米怎麼成為牛排,在飼育場中養了一頭小牛;為了理解「太陽農夫」,住進農場工作並宰殺雞隻;為了製作完美的一餐,進入森林射殺一頭野牛、進入大火後的林區採集菌菇。

作者的話:
我決定寫這本書,認為這是回答「到底要吃什麼?」的最佳方式。我將追本溯源,沿著供養人類的食物鏈,一路從土地追至餐桌,直到我們實際吃下的指撮之食。



第一部:人類食物鏈
跟著一桶玉米,從玉米在愛荷華州的產地出發

現代農業的故事也許該從農業開始
印度農業激進主義者凡達娜‧西瓦在演講中所說:「我們仍吃著二次大戰的廚餘。」

要談玉米就必須先聊聊農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政府發現自己囤積了過量的硝酸銨,硝酸銨是炸藥的主要原料,但也剛好是絕佳的植物氮源,因此他們認真考慮要將這些過剩的化合物噴灑到森林中,以幫助林業。但美國農業專家有更好的主意:把這些硝酸銨灑到田裡當肥料。化肥工業以及戰時毒氣工廠因此轉型成農藥工業。



「美國的超級市場平均販售四萬五千項商品,其中四分之一以上含有玉米。」

玉米是最貪婪的植物,消耗的肥料比其他作物要多,目前全球一半的合成氮肥都用在玉米上。

每生產二十五公斤的工業化玉米(二號玉米),就得消耗約一到一點三公升的石油,也就是說生產每一單位熱量的食物,需消耗高於一單位的化石燃料。

但為什麼要種玉米呢?玉米這種得天獨厚的四碳植物具備相當多的生存優勢,特別是在缺水和高溫的環境中,「在陽光、水和基本元素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很少有植物能比玉米製造出更多有機物質和熱量」。

「先鋒高產量34H31」,是種可密集栽種的玉米,能生長出較粗的莖,根系也更穩固,不會被擁擠的生長環境壓垮。
孟山都的「保豐」基因改造玉米,含有抗蟲基因,每袋種子多二十五美元的技術成本。

這兩中玉米統稱為二號玉米,也就是玉米期貨,事實上並非食用玉米,因為連年產量上升,價格大幅滑落,造成美國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稅收是付給了玉米農。但玉米產量遠大於需求量,只好讓動物吃下玉米,原本只吃肉的鮭魚,人類已經用遺傳方法培育出嚥的下玉米的養殖鮭魚;讓車子燃燒玉米,看似環保的發明,其實讓空氣惡化,或者外銷或發明其他產品。

玉米的應用首當其衝是穀飼牛,從什麼時候開始吃草的牛變成吃玉米了?在全球頂級牛排紀行中提到:「玉米就是大理石花紋,大理石花紋就是美味。」雖然美味,卻一點也不永續。依照玉米消耗石油(化肥)的計算方式,養殖一頭小頭牛至540公斤時宰殺,牠的一生約會消耗一整桶石油。

其次是對工業化食物鏈的貢獻:產生出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糊精、乙醇、三仙膠、味精、高果玉米糖漿、澱粉、三酸甘油脂、卵磷脂、植物性起酥油等,一堆相關產生物。
有點熟悉又有些陌生嗎?用麥克雞塊來解釋:麥克雞塊的原料有三十八項,其中至少有十三種是從玉米培育或提煉出來的,玉米含量佔56%。食物的成分標籤越長,你就會在裡面發現更多玉米和大豆。

這當中最精采的算是早餐穀片了,四美分的原物料,變成加工食品後便增值為四美元,僅僅是用三種玉米提煉物:玉米粉、玉米澱粉、玉米甜味劑,再加上化學添加物,就能綻放出健康的光輝,可能是你老媽都會說的健康早餐穀片。

第二部:田園食物鏈
「工業有機」矛盾修飾的名詞

Whole Food的行銷顧問:Whole Food的消費者會覺得,購買有機食品上他們「擁有了真實的體驗」,並在想像中「保有現代生活的益處而重回舊日的理想國度」,但其實,在這個產值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的工業內部,並沒有那些田園堅持。



當作者追溯「部分」在Whole Food購買的東西,回到食物原來生廠的農莊時,發現有機牛奶的數千頭乳牛,住在寸草不生的飼養場上,吃著有機認證的穀物,一日三次栓到擠奶機器上。有機自由放養的雞隻幾乎沒有踏過草地,而有機農地必須頻繁翻土來對付雜草,造成許多氮被釋放到空氣中,反而需要更多的氮肥,補充氮肥的方式之一是使用童工開採的智利硝酸鹽。

食品工業界所耗費的石油,占了全美的五分之一

有機比傳統耕作省下三分之一的化石燃料,但如果堆肥不是由鄰近地區生產的話,有機並沒有更永續。

太陽農夫
所有農業的核心都在於擷取免費太陽能,然後將其轉變為對人類具有高度營養價值的食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草長的好,「每片葉子都是一片太陽能板」。太陽農夫就是利用免費的太陽,將其轉化為各種肉類。

地球上生物可用的氮只能從土壤中與豆科植物共生的細菌來固定,偶爾也會藉由閃電來進行固氮,這稱為故氮作用,在永續的循環下,土地不需要化學肥料。

土壤要肥沃,原本是完全仰賴太陽的能量。

過度放牧會破壞草地,放牧不足也會導致牧草木質化與老化。


冬天時牛隻會在這裡住三個月,每天吃下十一公斤乾草,排出二十二公斤糞便,每隔幾天在糞便上覆蓋木屑會麥稈,加入幾桶玉米。這一層一層的牛糞玉米木屑千層糕不但保暖,也讓玉米發酵,豬隻會緊接著進駐牛棚,在尋找玉米時翻動堆肥,幾週後就是可用的堆肥。堆肥使用在草地上,草長了牛去吃,牛吃草的過程中除了加速禾草生長,也加速根部與土壤的自然分解,讓地表產生新的土壤,牛群走過了「蛋車」接著來,蛋車」是一具介於雞舍和篷車之間的裝置,裡面住了四百隻雞,跟在牛群後方移動。牛糞中的蒼蠅幼蟲在第三天時最為肥胖,是母雞最佳的蛋白質來源,因此產出營養可口的蛋,牛吃草也幫了母雞一個大忙,因為如果草超過十五公分,雞隻在草地上就會迷路。如此產出的雞蛋每打只要25美分!



「在五十六天的雞隻飼育期中,牠們吃草、吃蟲,並以糞便作為草地肥料,雞圈每天會移動三公尺,保持草地清潔與雞隻健康,土地也不會過度消耗。
雞兔小屋:一半養著兔子一半養著雞,兔子在移動式兔籠在草原中放牧,其他時間住在懸吊式的籠子裡,下方舖了厚厚的木屑,下方的母雞在木屑上啄取因兔子尿液產生的蚯蚓。

如此,四十公頃的草地能生產出:
一萬兩千隻雞、八百隻熬湯用的老母雞、五十頭牛、兩百五十頭豬、八百隻火雞、五百隻兔子。

對照美國的蛋雞

六、七隻母雞在同一個籠子中共度短促的一生,籠子每層小到只要兩張A4就可撲滿。每隻雞的天性都受到壓抑,因此產生一些「問題行為」,包含啄其他母雞,用胸摩擦鐵籠直到與毛脫落出血。約有一成母雞因熬不過這樣的生活而死亡,而這也已經算入沒入成本了。倖存的母雞一蛋生產力衰退,就會進行「強制換羽」:好幾天沒水、沒食物、沒光線﹐好刺激牠產下最後一顆蛋,這樣牠一生的工作才算了結。

第三部:個人食物鏈
加州北方森林的新石器時代的食物鏈

伍迪艾倫《愛與死》:「自然像是一家巨大餐廳」

為了完整體會採獵食物鏈,作者打算進行一次完整的採集與狩獵,透過這樣的過程從中學習生態學與倫理學,在這個章節中,比較多的是作者與自身的對話,透過引述不同作家對於獸性、狩獵、原始生活展開辯論,為的當然是讓自己順利的開下那槍。引人入勝的是身入其境般的文字敘述。


比起觀察獸性、射殺、並且當場宰殺處理,採集相對簡單多了。春天松樹林大火一結束,洋肚菇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出現在海拔高度一千五百的高處。在成堆的松針與燒黑的松樹殘骸中,尋找暗褐色到黑色長得像帶著高帽的棕色手指的羊肚菇。最後總共採集了三十公斤,每公斤四十四元的羊肚菇。

終點:完美的一餐
這一趟食物鏈的旅程結束在自己獵來、採來、種植的餐點中,用自己種植的蠶豆做成吐司搭配上狩獵來的野豬肝醬、採集來的羊肚菇和自製的義大利寬蛋麵、燉野豬肉、烤里肌肉、空氣中的天然菌種養出的酵母菌麵包、鄰居家採集來的櫻桃派等,這一餐近乎全然透明,以又短又簡單的食物鏈與野外世界相連,幾乎沒有一種食材曾經貼上標籤、條碼或價格,但你深刻的知道來源和價值,而因此明白工業化飲食對於大自然的虧欠有多麼深。


沒有人知道工業化飲食所涵蓋的真實成本,在走過、看過、也經歷過食物鏈旅程後,用個人食物鏈來完整,當然,個人食物鏈也許非常的不切實際,但那是一種反思,謀求便利與快速的代價,隱藏著我們從來不曾注意的地球成本。




Editor: Br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