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飲食文化的核心─泡菜
中國最初紀載醃漬物製法的文獻是北魏山東高平縣太守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朝鮮半島與中國毗聯,因此有著同樣久遠的醃漬物歷史,不過,韓國流傳自古代的典籍幾乎已不復存,難以追尋朝鮮半島的料理史,十六世紀之前的幾乎都找不到了,有趣的是,十七世紀後,韓國人才開始將辣椒放入泡菜中,所以嚴格上說起來,我們現在在學的辣泡菜,都不算真正的傳統。
韓國觀光公社的介紹:泡菜博物館將鄉土泡菜調查影像化,以家庭主婦與青少年為對象開設泡菜講座,並透過寺院泡菜展、韓國餅菓展、北韓泡菜30選等企畫特展,讓一般人對傳統飲食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
不得不說,這裡文宣做得真是不錯,其實不少媒體雜誌也都有採訪位於仁寺洞的新館,以泡菜的歷史與相關文物來說,有具體文獻的真的不多,所以我也不知道三千年的歷史是怎麼生出來的,不過這確實是一個好地方能了解泡菜種類、醃製泡菜的模型等相關資料,最精彩的當然就是泡菜體驗區,
看不懂就會以為好像全世界都在用韓國泡菜,其實史前時代就有醃漬物的存在了,醃漬物從哪個地方開始,具體也查不出。
當天應該就只有我們這組人,可以說是蚊子館。
今天是醃洋蔥,韓國泡菜與日本醃漬物不同的地方,是韓國泡菜會放入不少材料一同醃漬,像是水果、糠蝦等,今天的課程用到了洋蔥、蘋果、胡蘿蔔、辣椒粉、魚露、糯米糊、鹽、水。
老師示範完換學生,其實很簡單,所有東西切一切和佐料搓一搓,放到罐子裡就完成了,不過對於平常沒做菜的小朋友來說,樂趣叢生,有料理基礎的我就不建議上這樣的課囉,畢竟刀工太好也是會嚇到老師的,嘿嘿。
裝泡菜的罐子是塑膠製的,形狀就像是醃漬泡菜的陶甕,設計也相當簡約好看,泡菜兩天後才能最好吃,提醒大家,泡菜是不能手提帶上飛機的,只能托運,因此我在機場吃了必須被丟掉的泡菜,海關還頻頻和我道歉,老實說,好吃,真的好吃,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卻莫名的甘甜。
上完課程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也有導覽可以租借。
館內其實很大器,裝潢很現代簡約中還有一些古老的氛圍,在仁寺洞逛累了,在這休息是不錯的,除了不太好找和大部分人來首爾時間都是不夠用的啦。
這間醃漬物小房間我很喜歡,兼顧色彩美學、陳列、展示、訊息傳遞等功能。
不少觀光景點或民素都有提供傳統泡菜體驗課程,泡菜博物館的程度應該是幼幼班,不過兼具了其他的功能,傳統與現代並濟,特別適合大人與小孩一同來,對於文化行銷者,相當推薦到此觀摩,美食家的話,可略過。
Editor: Br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