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電影馬拉松_美味不設限





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美味不設限】,講述一個印度天才廚師哈珊,在印度孟買父母經營的小吃攤中長大,在一次的意外後,舉家搬至南法,在麥洛伊夫人所開的「垂柳餐廳」對面,開起了印度餐館「孟買大堂」。


近日榮獲2015亞洲第一的曼谷餐廳─ Gaggan,就好像真實版的【美味不設限】,印度料理已從香料果腹,不修邊幅的概念,站上頂端。

哈珊的媽媽曾經說過,每個食材裡都有個【原始美麗的靈魂】,因此離開英國前往法國的哈珊,在移民局前說了這番話。


「英國的蔬菜沒有靈魂,沒有生命。」看得出編劇對於法國廚藝靈魂的讚揚,對英國就……


對於這部片溫馨風格與童話故事般的結局沒有太多的看法,也沒有打算要劇透或是評論太多,只是對於料理歷史淵源的安排感到有趣,片中有不少處呼應了邁克.史坦伯格所著的「法國美食末日危機」,也許就像是哈珊與瑪格莉特相遇的另一種巧合,暗示著法國料理的演進與式微。

在人們所熟知的『法國料理』成形之前,『法國料理』就是大量使用異國香料的宮廷料理,「瓦拉漢納」是一組技藝精湛的廚師團體,他們共同改革十七世紀的料理,在烹飪上減少異國香料的使用,改用當地出產的香草與調味料,像是百里香、香芹、和青蔥,也就是所謂的「新料理運動」。

在暌違兩個世紀後,異國香料的風潮又回來了。

哈珊在兩百多年的經典食譜中,加入了家鄉的氣味,「也許兩百年已經夠久了」,當文化因為歷史的洪流定型後,我們反而忘了文化是時間所構成的,模仿是總頌揚,創新則是對傳統致敬。






而麥洛伊夫人口中所言的「Class」,指的就是卡漢姆所設計出的一套醬汁分類準則,包含奶油蛋黃醬、白醬、西班牙醬汁、天鵝絨魚醬。

喬艾耶.侯布匈(Joël Robuchon)認為製作醬汁就如同熬煮草藥。他說:「要熬出一鍋藥性良好的草藥,必須將熬煮的時間控制得恰到好處。我們過去都把用來製作醬汁的湯底熬煮太久,結果產生苦澀的味道。因此我們必須測量出最恰當的時間長度。」






後來的分類也就是電影中列舉的這五個
bechamel - 基礎白汁/白醬 (以牛奶為底)
veloute-白醬 (白麵團+白高湯)
hollandaise- 荷蘭醬
tomato- 番茄醬底
espagnole- 褐醬

這些分類就是後來法國料理被讚頌的原因,讓料理的學習有了依歸與途徑,讓料理不再是貴族庖廚的秘密。

不僅是如此,接續在新料理運動之後的新美食運動,也可在哈珊的學習之路上看到脈絡。新料理運動可以用三星主廚喬艾耶.侯布 匈(Joël Robuchon)的一句話簡單總結:「用來搭配的醬汁,必須能使主菜的味道完整展現。」

新美食運動即是所謂的西班牙料理新潮流,在「法國美食末日危機」書中,被認為並不是法國「新料理運動」的西班牙名字,而是法國美食革命的延續。新美食運動廣泛利用「分子料理」,關於分子料理我喜歡韓良露的說法。


分子藝術是現代美食大師的殿堂,在尋找新的、未知的食物合體的同時,其實亦是向中世紀古老的煉金術取法,企圖從食物中發現宇宙合成的奧祕,分子廚藝是個新名詞,但觀念卻很古老,西方的科學與東方的玄學都在其中相遇。--韓良露
   

新料理運動幾乎就圍繞著費蘭.阿德里亞(Ferran Adrià),從他開始,世界料理的重心正式從法國轉移到西班牙。

如同過去的廚師一般,學完法式基礎的哈珊,因為在麥洛伊夫人的餐廳表現優異,前往巴黎展開他分子料理的學習之路。大多數的分子料理技巧不使用熱氣,卻可以改變素材的分子結構,在劇中哈珊最後因為感受不到食物的真正的溫度與味道,毅然決然地回到麥洛伊夫人那。
不少人認為這是種落葉歸根的結局,我倒是認為,哈珊的人生就是美食發展的縮影,而哈珊的學習之路也該是所有廚師縮影。
 


尋找伯樂(麥洛伊夫人)→學習經典(classic)→勇於創新(兩百年的食譜)→挑戰高峰(分子料理)→回歸個人特色



分享給大家
  







Editor: Br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