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台北】香色


這一次來到時下熱門的人氣餐廳「香色」。
「香色」只接受預約制,所以在4月底開放5月訂位的第一天我瘋狂打了66通電話才打通,這樣忙線的程度想必也不用對其熱門度有太多的著墨了。

「香色」位於中正紀念堂附近的湖口街上,隱身在老舊社區的巷弄內,若沒有仔細注意到,很容易會被四處掛著「都更」的布條驅離而錯過了這座秘密花園。一走進古色古香的大門,覺得跟外頭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彷彿來到了歐式鄉村的露天餐廳,復古味十足的桌椅和裝飾,流露的是店家想要傳達的「原始感」,沒有太多繁複或誇張的裝飾,不管是在菜色上或是店內所有的道具上,都貫徹了這樣的精神。


「Open House」可以是香色最重要的概念,也就是主人打開自家的庭院大門,邀請朋友們來用餐。以這樣的理念為出發點,所以店內販售的餐點都沒有太華麗複雜,歐式餐點包含了起司盤、烘蛋、肉凍、北非小米等歐洲家常菜色。


這一次用餐的時段是星期天的下午茶,沒有供應熱食。不知道是點餐的速度太慢還是店家的備料太少,導致大部分我們想要點的餐點都已經賣完,想要在下午茶時光吃個甜點都無法。


<起司麵包盤 2人份>
這樣的擺盤方式相當美觀,不同角度拍照都別有風味。拼盤上擺放了四種起司:藍紋起司(Blue Cheese)、格呂耶爾起司(Gruyere  Cheese)、帕馬森乾酪(Parmesan)、布利乾酪(Brie Cheese),還有法國麵包、蘇打餅乾、蘋果片、蜂蜜、無花果、帶殼杏仁、葡萄乾,可依照個人喜好隨意搭配食用。我不敢吃味道太重的起司,所以跳過藍紋起司,其他的起司搭著蜂蜜吃,味道也挺好的,很容易入口。


<香色熱烘蛋>
烘蛋的剖面美美的,口感算是軟嫩且濕潤,馬鈴薯的熟度控制得不錯,但是沒有什麼味道,表面的鹽巴或許是撲灑的不均勻,每一口的鹹度不一,導致我覺得整道菜的口味一致性不夠。一旁挑選的番茄還不錯,顏色算是鮮豔,也算滿多汁的,但是根蒂處理上並沒有非常仔細。


<希臘小島沙拉>
調味非常簡單的一道沙拉,只用了一些橄欖油,讓所有的食材展現最原本的味道,和整間餐廳想要傳達的理念不謀而合。洋蔥非常甜,和feta起司相當搭。



<花椰菜白濃湯>
在法國料理中,這道湯的名字叫做Créme du Barry,是以法皇路易十五第二位情婦杜巴利伯爵夫人( Comtessee du Barry)的名字命名的。據說她非常的愛吃白花椰菜,所以只要在法國料理的菜單中有看到她的名字,那麼那道菜絕對會有白花椰菜的元素。
這道湯的上頭加入了台灣米香,讓法國料理多了本土的香味。但或許是煮過頭了,濃湯有點分離,喝起來有點顆粒感,綿密度不夠,裡頭的花椰菜偏鹹。


<北非庫斯cous溫沙拉>
金字塔形狀的外型一上桌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couscous是北非地區的主食,由屬於粗麥的杜蘭小麥(Durum wheat)製成,形狀跟顏色和我們一般吃的小米很類似,但是質地比較硬,因此必須要用石臼研磨,而couscous在阿拉伯文Kouskous是磨碎的意思。沙拉中加上了洋蔥、杏仁片、紅蘿蔔、金字塔中心還有一顆塘心蛋,口感非常獨特,上頭紅色粉末增加了一些辣度,讓沙拉的味道更多元,是這次用餐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道菜。


<橙派佐特製檸檬醬>
原本點餐的時候店家說甜點全數賣完,但是後來很幸運的獲得一片現烤出爐的橙派。雖然酸與甜的口味剛好,但是並沒有令人驚艷的美味,普通。




古色古香的歐式鄉村風格的確會讓人忘了自己是身處在繁忙的台北城市中,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推薦給喜歡嘗試不同用餐氛圍的你。別忘了下午茶甜點的部份,下次記得先預定,否則會跟我一樣差點就吃不到哦!




Editor: Shana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台北】祕魯烤雞Polleria



每週五晚上的異國小旅行變成了上班族的小確幸。這一次來到由祕魯人開的Polleria,來品嚐一下道地有名的祕魯烤雞。位於師大夜市附近的Polleria店面並不大,許多菜色也需要採事前預約,店門口擺放的是一台由祕魯空運來台的大型烤箱,路過行人的視線都會稍作停留。


一走進餐廳,我和B發現除了老闆娘以外都是外國人的臉孔而且大家都是用西班牙文交談溝通,我們因為也有在學西班牙文,勉強還能夠聽得懂幾句話。在等待餐點的同時,我們和老闆娘閒聊了幾句,才知道原來老闆娘是西文系畢業的,說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文,她的先生也就是這家店的主廚,來台灣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兩人結了婚,去年才開了這家餐廳。



祕魯烤雞(Pollo a la Brasa) 
1950年代從利馬(Lima)興起的道地料理,和祕魯的醃漬生魚片(Ceviche)和中國菜(chifa)並稱祕魯三大美食。祕魯人喜歡吃雞肉,外加上雞肉也比其他肉類的價格來的便宜,自然而然也讓這項料理成為當地非常受歡迎的食物。聽老闆娘說,烤雞都是選用春雞,而重點在於尺寸的選擇,太大太小都會影響醃料入味的程度,每一支烤雞都需要經過48小時的醃製,才再用店外從祕魯空運來台的炭火烤爐烤製而成。

今天的主角烤雞非常的多汁軟嫩,醃製的也很入味,可以嚐到小茴香的味道,接著是很明顯的辣椒香氣,搭配上祕魯特製辣醬,舌間有些麻麻的辣感,但對於愛吃辣的B和我來說,相當的美味。老闆娘說祕魯人非常喜歡吃辣,但是為了符合台灣人的口味,建議改良辣度。配菜是現切現炸的薯條,口感稍微偏軟,對於愛吃脆脆口感的我們有點可惜,一旁還有搭配的新鮮沙拉和番茄,滿清爽的。
"El pollo es muy jugoso!" (這個烤雞非常多汁)


祕魯風味海鮮燉飯(Chupe de Camarones)
祕魯的海鮮非常有名是老闆娘大力推薦的代表料理,祕魯燉飯燉煮的十分軟嫩,與西班牙燉飯Paella中心米粒稍硬的口感完全不同。像一座小山的燉飯中有非常豐富的海鮮佐料,包含小卷、蝦子、蛤蠣、花枝等,兩個人吃一碗都能吃的飽;一口進去可以吃到各種海鮮綜合的鮮味,若加上附贈的檸檬,則添增的酸味又好像在吃另外一道料理。在一旁吃晚餐的老闆用西班牙文跟我們分享烹煮的方式,從一開始的魚湯底熬煮,到依序放入米飯、各式海鮮,總共要耗時1.5小時燉煮,怪不得米粒相當軟且味道十足。推薦給大食量的朋友們!

"Cuánto tiempo para este comida?" (這道菜花了多久的時間)
"Una media hora." (1個半小時)
"Como cocinar el plato?"(這道菜怎麼煮)

"Primero, La sopa de camarones para la basa, después añadir arroz y los camarones y gambas." (首先燉煮海鮮湯,再依序放入米放和蝦仁等海鮮)


吃飯的同時用僅會的幾句西班牙文和老闆來了一段對話,雖然有些單字聽不太懂,但是比手畫腳也能通啦!

祕魯特調甜酒(Pisco Sour)
最後我們還點了祕魯國酒的調酒Pisco Sour,Pisco堪稱是祕魯的國酒,以100%葡萄原汁釀造而成,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質,酒精濃度大概在38%~48%上下,通常祕魯人喜歡將Pisco和白糖、檸檬汁、蛋白清、可可粉和冰塊一起調配成Pisco Sour的甜調酒。但是當天晚上,我們喝到的就只是純Pisco加冰塊,一喝下去感覺並不會十分嗆辣,但是吞下後會感覺到酒精的濃度慢慢的由下往上顯現出來,騎車的B喝不了太多,我就獨自享受了 。

"Es no fuerte, es suave." (這個酒不強烈,是溫和的)


離開之前,老闆的爸爸用西班牙文跟我們簡單講了幾句道別的話,給了我們一些名片希望可以介紹更多朋友來品嚐一下祕魯菜色。這家店絕對是值得再光顧的好餐廳,如果不是距離太遠,肯定每個星期都會想要吃他們香嫩多汁的烤雞!順便練習西班牙文,強力推薦給愛吃美食的你們。

Hasta pronto! ( 一會兒見)




Editor: Shana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台北】柬埔寨料理Chamkar

榮獲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第五十名的Joannès Rivière 曾說過

“There’s no reason why Vietnam and Thailand are culinary destinations and Cambodia is not,” Rivière said
(越南與泰國都能被視為美食界的麥加,那麼柬埔寨絕對沒有理由不是。)

高棉食物,究竟是甚麼樣的味道?就如同Chef Joannès Rivière 所提示的,高棉食物帶著濃濃的越泰風味,一個不小心,就誤解了。CNN也曾經說過「Khmer cuisine has long been overshadowed by its Thai and Vietnamese cousins.
(高棉料理的光芒長時間被遮蔽在同屬東南亞菜系的泰國菜和越南菜的陰影下。)

先參考一下柬埔寨必吃的十種料理:
http://travel.cnn.com/cambodia-best-dishes-cambodia-food-401118


 
Chamkar 在柬埔寨文裡是花園的意思,就像這間藏在天母小巷中的小綠地一般,經過的人都會頻頻回頭,似乎品味是可以嗅得到的。


鋪著碎石的陽台,一點法國一點南洋的混合風味。法國人隨手可得的生活情調,又帶著一點點亞洲的禪味。

《開胃麵包》芝麻法國+橄欖醬
不知道是不是訂位晚了,沒有吃到椰奶菌菇的抹醬。橄欖醬的味道很不錯,淋上去橄欖油品質相當好,裏頭有些許蘿勒,帶離法國滋味一些。麵包咬勁與香氣都相當好,軟硬度適中,美中不足就是找不太到柬埔寨的滋味,不過整體是舒適開胃的。


有點中國/南洋風味的瓷盤,很難想像主人是個法國廚師,把飲食文化結合上法國人獨特的美感,別具一格的藝術氛圍。

《甜菜根與蘿蔔嬰沙拉》
生菜的品質相當好,Chamkar堅持使用有機蔬果,其實有機生菜並不一定比較好吃,但是,因為沒有使用農藥,葉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與自然奮鬥,菜葉的厚度較厚,保水與保鮮的持續度都比較好,吃得出菜葉的新鮮。說實在沙拉的調味很淡,一點點的酸鹹,點出滋味的是甜菜根與蘿蔔嬰,甜菜根厚重略帶澀度的甜味,點綴著蘿蔔嬰的微酸,沒有負擔的一口接一口。

《蔬菜AMOK》
老實說,因為沒看菜單真的不知道菜名,AMOK是柬埔寨特有的料理,有點像是咖哩,卻不帶有咖哩那種強烈南薑味,有著溫和的椰奶,些許南薑、棕梠糖、檸檬草等的滋味,南瓜煨的剛剛好,綿密濕潤,鬆軟好入口,一旁的青菜還帶有爽口的脆度度,AMOK帶有容易親近的甜度,和我過往吃過的FISH AMOK大不相同,葷食的鹹鮮、蔬食的清甜,各擁一方。


搭配AMOK的五穀米,乍看之下毫不起眼,心想應該是硬透了的米粒吧!沒想到是直達米心的Q彈,帶著淡淡的米香,配上AMOK特別能咀嚼出澱粉的甜味,沒想到主廚沒有特別泡米,只是把水量增加。說真的,這樣的糙米我可以天天吃!


《炒什錦菇》
紅蔥頭與黑胡椒的熟悉滋味,豆芽、小白菜、生香菇本土菜園,加上一點棕梠糖、魚露、檸檬的南洋味,就是一道肉食主義也會上癮的素菜。從以前到現在,除了素十錦,我沒有這樣誇讚過素菜,各種食材都能相得益彰,有點像是外婆炒米粉的滋味,擠上檸檬後清爽又增添幾些異國感。


發現了嗎?桌上的裝飾品是新鮮的葉菜!還有紅蘿蔔、番薯什麼的散落在各個桌子上。真是法國人的浪漫。

《台灣茶/巧克力蛋糕》
高山烏龍清香不澀,濃淡恰好。巧克力蛋糕相較之下弱了些,但我想這不損今晚的城市小旅遊興致。
網上有些人說餐點分量略少,價格較高,老實說不算便宜,烹飪手法也屬簡單家常,對於胃口不大我的來說,其實也頗為飽足,腸胃也沒有負擔。有機的原料價位本來就高,一人廚房、一人外場,能省的都省了,只要端出來的菜餚令人滿意,不妨健康輕鬆自己一晚,說真的,素食很美好的!




Editor: Brook